昨天去剪頭髮,遇到一位外國男士,年約五十多歲,長相斯文,來台工作四、五年了,會說一些簡單的國、台語,目前在英文補習班教美語。理髮師叫我坐在那位外國人旁邊的位置,一邊等、一邊加入他們的聊天,順便幫他翻譯。

   

理髮師跟他認識也有好長一段時間了,聊起天來大家都沒什麼忌諱,侃侃而談,期間還聊到他的感情世界。這位外國人原本是個不婚主義者,覺得結婚只是一個形式、一個禮儀,只要兩個人相愛,結不結婚就沒那麼重要。現在呢,雖然想法稍稍有改變一些,不會排斥結婚,但是要是能夠省略的話還是盡量避免的好。

   

我怕他一股腦的想結婚,還單純地提醒他,「如果是以結婚為前提的話,在結婚之前,先同居看看。」怕他沒聽懂,我還用英文又重覆了一次。

外國人說,『沒錯!』大聲地叫了出來。

之後,我們倆個像是話匣子被打開了,整個聊開了,就差沒去叫一桌酒菜繼續講。

   

雖然現在社會風氣開放,但是有一些年長的長輩們,對於"同居"這兩個字仍是不太能接受,尤其是女兒或孫女去跟人同居時。但是"同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重,不該被污名化。它其實是一種"試婚"的概念,一個讓人可以去試、去了解、去評估婚姻的機會。想想看你在砸重金,買一輛車子前,會不會先去試開、試乘? 一握上方向盤就油門猛踩、排檔猛打,就是為了多了解這輛車子的性能。辦桌宴客,也是會去試菜,看菜色、試味道,就怕不能賓客盡歡。連逛街買衣服,一樣都要試一下,合不合身,適不適合自己,再去結帳。甚至平常去大賣場買個飲料,都還要排隊試喝一下,確定符合自己的味蕾後,才會乖乖付錢。但是唯獨婚姻,很多人都跳過了試婚(同居)的這個階段。為什麼? 如果你真的把婚姻當成是一個神聖又偉大的承諾,如果真的不是把婚姻當兒歲,如果你是真的一輩只想擁有一次婚姻,為什麼可以不用試婚? 你不試你怎麼知道,對方是適合你的人? 不試怎麼確定自己適不適合結婚? 如果真的把婚姻看的那麼重要,為什麼對待的方式,還不如一罐大賣場的飲料? 這是我個人比較疑惑的地方。

   

當然有些人會反駁說,其實我在交往的時候,就有很仔細地觀察他了。我會注意他愛吃什麼東西、愛玩什麼遊戲、愛看什麼電影、愛聊什麼話題、甚至愛抽哪個牌子的煙。這裏有個盲點是,他給妳看到的,都是他想讓妳看的,他認為可以讓妳知道的。對於感情的發展,那是無害的。而他不想讓妳看的,妳很難在交往、約會的時候發現。而令妳最在意,往往也是這些妳不知道的事情。姑且先不論他是刻意隱瞞還是無心欺騙,總之妳就是沒辦法在交往的時候,去察覺這些事情。例如,他生氣的時候,會亂丟東西;還是他脾氣上來時,會用三字經問候妳,就連在妳爸媽、親朋好友面前,他也照罵不誤;或者他酒喝下去,就會對妳拳腳相向;甚至他有隱疾,不能人道,連他父母都不知道。 他在家的時間,在做什麼你看不到。在外面約會,去餐廳吃飯,小倆口開開心心的聊天,他沒什麼好氣的。去看電影,他專心的看電影,沒時間開口罵人。去唱歌喝酒,累了醉了被朋友載回家,沒機會動手打人。所以,在外面的時候,其實很難去發掘對方私底下,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上述的案例,是一些比較嚴重,一經確認,就要趕快申請離婚的狀況。但是會讓人想離婚,又無法輕易離婚,卻又嚴重侵蝕雙方感情的,反而都是一些生活上的雜碎小事。例如,上完廁所馬桶蓋沒掀、擠牙膏時從中間擠、每天窗戶都開很大讓人覺得冷、腳髒髒的卻又不習慣穿拖鞋、每次洗完臉就把浴室搞的濕答答,炒菜有規定放薑或蒜,微波爐要定多久,每天都要打電話給公公婆婆問安…等。這些看起來芝麻綠豆的小事,卻每天不時的在婚姻生活中重覆上演。不斷地上演,也就不停地扼殺彼此的情感,直至雙方無法忍受,最後以離婚收場或另找小三小王共築愛巢。

   

或許你會說,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應該過了磨合期就好了。但是我得說,良性的感情發展是無需太多磨合,只會融合的。融合的話,通常是下意識的改變。不會抗拒、不會排斥,很自然而然地結合。一般的磨合過程,從發現問題、承認問題到解決問題,都需要雙方花時間體力去處理、去留意。大部份的人在磨合期,都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強逼自己去忍耐、去改變、去配合對方;或者去溝通、去說服、去爭吵,要求對方改變來配合自己。這樣子磨合出來的感情,只是在婚姻生活中各自扮演一個不會讓對方生氣的角色。這樣子的演出,終究還是有疲憊落幕的時候,那個時候通常也是離婚的時候。就像擠牙膏的問題,妳習慣從中間擠,他喜歡從後面擠,而且他非常在意別人從中間擠牙膏,認為這是一種自私的行為,會造成別人的不方便。試想,如果都一起從後面擠,那麼用完的時候,剛好也擠完了。但是妳每次都從中間擠,一段時間後,牙膏就會分成兩半。對妳來說沒影響,但是卻造成了他的困擾,因為他每次都還要再把牙膏往前推。你們溝通後,妳願意配合他,一起從後面擠。只是有的時候太順手了,沒注意到,還是趕著去看電視,忽略掉,或者只是累了,忘記了。剛開始,他會好言提醒,『親愛的,妳今天牙膏從中間擠了哦。』幾次之後,他也漸漸失去耐心,『喂,妳今天擠牙膏的方式又錯了。』最後,妳要是還改不過來,他也要抓狂了,『妳怎麼還是弄錯? 妳真的有要改嗎? 妳要是有心要改,會改不過來嗎?』聽到對方這樣嗆妳,妳怎麼可能還吞的下去,當然是反嗆回去。然後兩個人就吵起來了。就是這些不是很重要卻又令人抓狂的小事,在抹殺雙方的感情。如果沒有同居,怎麼可能知道這些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問題在哪? 怎麼會知道兩個人的生活習慣、價值觀、金錢觀、道德觀,在什麼地方差距甚大? 還是有哪個點、哪句話、哪個動作,是完全不可碰觸的地雷? 像這些問題的答案,唯有透過試婚,一起生活,才能提供一個全面性的答案。最後順便澄清一下,我們家沒有擠牙膏的問題。XD

   

東方人相較於西方人,畢竟還是趨於保守。老一輩的人對於同居、試婚這種觀念,不太能接受。最主要還是怕會壞了自家女孩子的名聲。但是其實同居對於名聲的影響畢竟還是非常有限,很多時候,甚至只有自己家人知道,妳目前跟別的男孩子住一起。如果妳真的有想過要跟他結婚,那麼婚前先同居看看,確認雙方的合適度、對方的成熟度、穩定度,沒問題後,再來結這個婚。最令人擔心的是那種連試婚都沒試過就步上紅毯的情侶。這樣子的豪賭,風險實在太大了,尤其是在離婚率甚高的這個年代,看起來大部份的人都賭輸了。不但沒臉回老家,還被貼上"離過婚的女人"的標籤。所以囉,同居會破壞名譽嗎? 錯! 離婚才會,而且還會有案底!

arrow
arrow

    Peter F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