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長久以來,老闆和員工似乎一直都處在一種敵對的狀態。雖然在相同的時間、地點、環境工作,但心境卻是大不相同。

員工總是想能混就混,混到下班時間,趕快回家;

而老闆則是能夠壓榨員工就儘量壓榨,最好榨到連一滴汁都不剩,才讓他們回家。

之前在朋友的部落格閒晃時,看到一篇關於職場規劃的文章。應朋友之邀,努力擠出幾個字來交差。

誠如我在回應中所提過的,生活離不開工作,生命離不開職場,

選擇一份好的工作是人人夢寐以求的事。

但並不是別人覺得好的,你也會認為好。

因為每個人對『好』的定義不同,所以對『好』的解釋也不同。

就像有人覺得一個月薪水5萬,很好。

但如果要領5萬,是每天加班,沒週休二日、沒勞健保,

每天騎三輪車,挨家挨戶的去收集餿水,再載去豬眷。

那你還會覺得好嗎??

所以,你要先清楚知道你要的『好』是什麼樣,再來決定你的途徑。

 

找工作時,儘量不要亂槍打鳥,但也不要孤注一擲。

以亂槍打鳥的心態找到的工作,應該也不是你想要的,所以這個工作通常也做不久。

孤注一擲的話,則可能會讓你失去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

如果,你已經很清楚的知道你喜歡的工作類型,不妨可以試著先列出一張表,上面載明有提供這個工作的公司,

再從這些公司裏頭,用你很在意的因素,例如:交通不方便、上下班打卡、服裝儀容…等,一家一家去過濾。

剩下來的公司,再排順位,你第一優先想去試的到你最懶的去試的。

順位排出來時,你也有了個底。

我知道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再加上公司內部資訊取得困難,對於一家公司的瞭解往往就是止於求才資訊上釋出來的知訊。

不過,當你越努力去瞭解一家公司時,你的錄取機率也就相對提高;

你對一家公司釋出的職缺及工作環境瞭解的越透徹時,你就越知道適不適合你。

 

老闆在用人時,著重的不外乎就是,有沒有相關經驗、是不是本科系畢業;

如果都沒有、都不是,那麼就看求職者對於這於工作了解到什麼程度以及如何證明自已如何能勝任。

曾經遇過幾個比較跨張的案例,說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一個求職者,打電話進來,希望可以來面試。日期時間都敲定之後,求職者突然問說,

貴公司在哪、附近有沒有捷運、門口有沒有公車站…

這個沒被錄取,連面試都當下改成再聯絡的委婉回絕了。

原因:連徵才公司的基本資料都不曉得,進一步的工作內容是否清楚??

所以,我上一段才說,對於想要去做的工作,應該進一步的深入瞭解。

因為了解的越多,中獎的機率越大。

試想簽樂透時,要是你是清楚知道,樂透開獎機的運作方式、彩球運行模式、吹動彩球時風的摩擦系數以及每次吸取彩球的時間差,

你還能不中獎嗎??!!

一份職缺,有涉及到專業知識與技術時,老闆通常會偏好找曾經有做過同樣工作的人。

因為他可以省去員工教育訓練這一段,直接帶入工作環境。

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不用怕教到對方會之後,對方就說不做了…。

所以,如果有相關的經驗,又想要來面試的,這種一般都不會被拒絕;

因為求職者除了有相關經驗外,還主動要求面試,這表示對方還想繼續朝這個領域發展。

不過,我也曾遇過一個案例,某一個有相關經驗的求職者來面試。

沒錄取,原因:頂著在某某國際知名公司上過班的光環,要求薪水。

很抱歉,在知名公司上過班,僅能證明你有相關經驗;若要要求薪水,還需證明你的產值與價值。

換句話說,當你的產值越高時,你的價值相對也越高;

所以我始終想不通有哪一種工作是『錢多事少離家近』??如果真有這種工作,不是老闆頭腦有問題就是公司制度有問題。

 

每每碰到朋友在抱怨他們老闆時,我總覺得這似乎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不知道是因為老闆當太久,所產生的同理心,能夠很自然而然地瞭解對方老闆的想法;

還是因為不曾當過員工,無法產生同情心,進而無法明白員工的情緒…

不過,我很清楚地明白幾個事實。

所有的公司,都是先有老闆,才有員工。沒有老闆先出來籌措資金、堪查場地、尋找貨源、開發客源,

一間公司成立不起來。或許你會覺得說,『不是這樣的,貨源有開發部在處理、客源是業務部在負責。』,

但這些部門尚未成立前,幾乎也都是老闆一個人的工作。

要是公司做不起來,就要背上負債的命運;要是公司做起來了,還要被錄用的員工嫌棄。

員工如果犯錯,那麼老闆就要出面處理,由公司承擔責任;

如果錯的太離譜,錯到無可救藥,員工可以離職,換一家公司;但老闆不行,老闆只能跟公司一起共存亡。

所以,老闆承擔著種種責任與風險,即使對員工要求嚴苛也是應該的,因為不允許員工出錯,一但出錯就是一種損失;

這麼一想,我想大多數的員工應該可以理解,為何有時老闆那麼兇了。

不論員工還是老闆,來到公司就是上班,各自扮演自已的角色,努力作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老闆,他就是老闆,他也只是在做他的工作而已。

換個角度想,勞基法可以保障員工的工作權益,但老闆的工作權益誰來保障??

這樣子想,你就會覺得當員工很幸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 Feng 的頭像
    Peter Feng

    記帳記錄決策行為

    Peter F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