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便利商店,密度之高,僅次於韓國、高於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大大的為地方帶來便利性。
那天去便利商店買東西,排在我前面的4個小屁孩,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份4℃的微波食品和一罐啤酒準備結帳。我仔細打量這四個小孩,三男一女,約莫十五六歲,一個鑲金毛、一個染棕色,一個還戴著耳環,還有人身上別著鍊子,叮叮噹噹,玲瑯滿目,目不瑕給,看起來是放假,相約出來。
這些小孩,一看就知道未成年,我就很仔細的看,看超商店員會不會查他們證件。
只見店員一語不發的,默默的把商品一個一個拿起來刷條碼後,並問他們:『要微波嗎?』
他們說:『好。』
然後他繼續幫他們把食物放進微波爐加熱,沒多久,微波爐響起了"嗶嗶嗶"的完成聲音。
超商店員把晚餐交到他們手上,繼續準備收錢。
正當我要出聲提示查ID時,超商店員問了:『酒類要請出示證件。』
四個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尷尬的不曉得該說什麼。
其中一個比較油條的,拿出手機說,『我證件沒帶,但是我有拍照。』
店員搖搖頭說,『不行,要看到正本才行。』
然後又是一陣沉默。
這時,後面已經開始有人排隊了,
店員說:『那我幫你把酒類刪掉,先幫你結。這樣一共是xxx元。』
就這樣,超商店員成功的把關,沒把酒賣給未成年,卻又讓他們有消費。
在走回來的路上,我就一路在想,如果程序錯了,這次還能成功結帳,把容易過期的4℃商品給賣出嗎?
如果一開始,這群小孩把東西放上櫃檯時,他看到啤酒,馬上就說,要提示證件,那麼他們一樣會繼續消費,還是"丟臉轉生氣",說我不買了,就走了呢?我覺得後者(不買)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我這次沒在你這邊買,我可以去別的地方買,魚目混珠,再試一次。因為單獨只買酒,被查證件的機率更大。而且我們一口氣買了4份易過期的商品,你都要查我們ID了,那要是我們沒買的話,你更是必查。所以,要是店員一開始就查ID的話,很有可能,這次的交易就會被取消,這4件4℃的食物,也要等著放過期…。
因此,同樣是要查證件問ID,何時問、怎麼問,就顯得很重要了。如何問的不讓消費者生氣,又可以成功把商品賣出,這就是一個訣竅。